這裡的每篇文章/圖片作者皆為「施云/Sophie Seeing」,
未經作者授權,請勿拷貝下載,原網址分享可以,謝謝!

2013年12月10日 星期二

鐵馬影展座談:都更影像記憶紋理

(攝影:蕭立峻)

在參加這場座談之前,我一直以為是要以自身的影像(或藝術行動)經驗談對於社會議題的參與,所以準備了「八里浮生錄」的預告短片和我的部落格內容(我發現裡面最近20篇左右都跟社會議題相關),後來發現與談人只有我使用多媒體放映,就只先放了短片,想說其他談了之後看著辦。接著聽到王老師的首先發言,我發覺跟我準備的方向似乎不太一樣,也不是我想談的,於是我從影像記錄經驗談到對城市發展的看法,現在歸納一下我談的幾個重點,可能有所疏漏,也加點補充:



1. 不管哪種創作,包含紀錄片,都只是作者藉由媒材表達自己對某件事的看法,是不是有助於議題或社會運動(或是否應該被當成社會公益的工具),都不是我最初的動機,只是先說出自己想說的,再隨著時間慢慢發酵,任其產生微效應;就如同面對社會議題,有人扮演點火的角色,有人扮演搧風的角色,有人扮演添加柴火的角色,集結各種不同階段與力量,促成事件的完成,而不是單憑一己之力或非得從頭奮鬥到尾,革命的路本來就是漫長而多元的,革命的目的只是期望這個社會更好,而不是為了塑造英雄。而我,對自己的定位一直都只是「創作者」而不是「社運人士」,偶而投入社會議題,只是因為自己是社會的一份子,而事情又發生在自己周遭,讓我不得不發聲,但畢竟時間跟心力都很有限,自己所能做的其實不多,即使關心仍在。

2. 城市的面貌應該如何?該由誰來決定?官員、商人、少數地方權貴、還是居民?城市難道就一定只能是高樓林立?城市生活難道就只能有一種規則?城市規則又該由誰來訂立?是不是符合大多數人的想望?還是只是滿足少數當權者的慾望?除了大樓公寓之外,是不是也能保留一些歷史的軌跡與記憶?或是在不同的空間有不同的生活規範?城市的發展難道就只能是不斷地建設、不斷地追求交通便利性?可不可以只是為了營造一個更舒適、更適合人居的地方?而鄉村或許也能因為適當的建設而不再是「好山好水好無聊」。當自己所居住的城市面貌遭受強制性的改變,是不是只有產權人可以說話?還是把整體環境視為公共財,每個人都有站出來發聲的權利?這些又都牽涉到一個最大的問題:公民參與的機制是否落實,或者說,台灣是否願意建立一個公民社會,以及城鄉發展是否應該均衡。

3. 所謂的「公共利益」該如何判斷?我認為只要回到「需求性」來看,就會很清楚。例如,我們不斷地蓋大樓,但台灣空屋率奇高,為什麼我們還要繼續蓋?再例如工業區、科學園區等的開發,有其必要性嗎?或是交通建設,是不是一定都有必要?還是一切只是為了建設而建設?更不堪的是,為了少數人的財富而建設,或是為了累積政客的政治資本而建設,最後被犧牲的永遠是市井小民,整個城市紋理也可能遭受極大的破壞。我並不反對財產私有化(現場有人討論這問題),我們真正應該反對的是財富集中化,因為財富集中化就會造成權力集中化,一般百姓或中產階級,便會失去了發聲的權利。

4. 最後還是要強調,唯有回歸到「人」的本質才會看到問題之所在,也才容易找到問題的答案,如果人的思維不改變、行為模式不改變,今天的抗爭者一旦成為明天的執政者,這社會永遠也不會改變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